“企业引进技术,一定要消化吸收再创新,着力增强自主开发能力,努力掌握自主知识产权,这是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乃至常胜不衰的关键。”江阴市天宇镍网有限公司、金昌市宇恒镍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宇”和“宇恒”)董事长朱金法常提到这样一句话,看似简单,却有着沉甸甸的分量。
18年的创业历程,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大到强,离不开朱金法对自主创新的透彻理解和坚持。一步一个脚印,朱金法的创业之路走得艰难而从容,从最普通的泥瓦工,到平凡的销售员,最终成为镍网及印染行业优秀企业掌门人,朱金法付出了毕生的智慧与心血,经历了数不清的磨难与坎坷。
众所周知,印花面料的质量以及印花的成本很大程度取决于镍网的创新与质量。目前,我国镍网企业已有20多家,在该行业处于领航地位的企业正是天宇。58岁的朱金法凭其借高瞻远瞩的商业头脑以及独特的管理理念在他的镍网江湖中游走自如,他的人生也因此无比开阔与精彩。在他的镍网江湖里,他就是铁血柔情的大侠,有着侠士的果敢和仗义,也有着侠士的朴实与柔软。他的眼神可以犀利、锋芒毕露,也可以柔软、真诚,使人如沐春风。
稳打基本功
1955年,朱金法出生于江苏江阴市长寿镇周家村一户极其贫苦的农民家庭,当同龄的孩子正在享受青春时光的时候,朱金法却不得不放下学业,抗起家庭的重担。18岁时,他就随村上的壮年汉远赴江苏常州、无锡、贵州等地,从事建筑施工,当了近十年的泥瓦工,直至1981年因在施工中把腿摔断后才回到老家养伤。
在家养伤期间,朱金法为了生计成为江阴市客车厂的一名销售员,以真诚、诚信、肯吃苦的精神,一干就是13年,积累了大量销售经验和理念。
1993年,朱金法紧跟改革开放、下海经商的潮流,毅然离开已经在走下坡路的客车厂,凭着自己有限的一点积蓄,在江阴注册成立了一家规模极小的贸易公司,主要经营金属材料及镍材料。在经营过程中,他有心观察各种金属材料的需求动向,发现镍板的销售由于价格高、相对利润也高,且需求量相对稳定。经过考察,他敏锐地意识到镍网广阔的市场前景:纺织印染过程需要大量的圆筒镍网,且镍网需求量中国最大,占全球60%~70%左右。于是,他决定弃商从工,自己创立镍网生产厂,而他的生命轨迹也因此而转变。
天宇成立初期,只有一间破旧车间,一条生产线和20余名员工。当时,产品质量不够稳定,朱金法就四处寻找专家咨询,日以继夜地琢磨;不了解镍网市场,就亲自带领销售经理,依靠原始的交通工具,用近8个月的时间走遍了近大半个中国,进行了细致的市场调查与分析,终于在第6年拥有了16条生产线,企业实现了每年增长30%以上的高速度,而他也成为了镍网生产和销售专家。
征战国际版图
目前,天宇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为55%,国外市场占有率为21%。虽然天宇已经成为中国镍网行业的龙头企业,但朱金法并不满足,因为他的国际化战略从很早就设定了。在他看来,这并不是什么难事,关键在于产品的国际化提升——向高端产品进发。
为实现这一进展,朱金法每年都要投入450万元左右用于企业的技改扩能和新品开发,以最大限度地提升产品档次,增强产品竞争力。他在天宇创立了国内第一家镍网研究所,并根据自身经验、市场需求、国外先进水平三位一体的设计、开发新产品,结束了中国镍网依赖进口的历史。天宇现已拥有专利7项,并且坚持每年获得2项发明专利。在他看来,面对百舸争流的竞争态势,企业迫切需要树立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奋斗目标。
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受影响较大的企业在积极寻求策略自保;受影响不大的企业有很多也在观望,而朱金法认为,金融危机不过是洗牌与调整。因此,天宇针对金融危机的大环境,做了一系列大投入的内部整合:在环保方面加强投入;对产品质量严格把关,使产品质量一定要达到国际用户的要求;为调整公司的产品结构,从低目数镍网向高目数镍网进军,高薪聘请国际一流的制网专家,常年来厂指导高目数印花镍网的开发。与此同时,还加强与国内的高校进行长年合作,使天宇产品的质量与规格得到了明显提高,除目前在国内同行中保持领先地位外,产品还成功销往20多个国家及地区,得到了国内外客户的一致好评,并连续保持供不应求状态。
如今,朱金法的国际化布局正在进行时。他在国外积极寻找合作伙伴、代理商,通过渠道寻找技术资源。天宇已经在瑞士设立了欧洲销售总部;在美国设立了北美销售总部;在新加坡设立了东南亚销售总部;在南美设立了巴西销售总部。正是朱金法多年来坚持在研发创新上进行的资金、经历的巨大投入,使天宇的国际战略有了可靠的基础。
双拳打天下
朱金法的高瞻远瞩不仅是时间概念,即在企业未来战略规划上的远见;更是空间概念,即对资源全局调配的精妙把控。当你统观朱金法的企业布局,就会为他下的这一盘大棋所震惊,他善于最大限度地运用他可以掌握到的所有资源,并且让资源在自己手上“活”起来。
镍网生产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原材料的制约,因此,金属镍的价格波动对企业的生产成本有着很大的影响。稳固了天宇的市场地位以后,朱金法毫不迟疑地把目光投向了西部。
2008年,朱金法运筹帷幄,独资1.2亿,并以5月初选址至10月份全面投产的惊人速度,在甘肃省金昌市成立了宇恒镍网有限公司。就当多数人为考虑西部开发的利弊而犹豫再三的时候,而宇恒的投产,已经使天宇产品一下子迈进了年产100万大关,成为国内最大的镍网生产厂家。朱金法行事的果敢与对商机的敏锐嗅觉让人惊叹。
新厂建成后,与东部江阴的总公司天宇遥相呼应。西部的宇恒拥有丰富的镍资源、劳动力、成本优势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东部的天宇拥有先进的技术基础、市场和人才优势,两家公司犹如朱金法的两只拳头,为他征战天下。
布局已定,朱金法又用他柔性的一面克服了新公司管理上遇到的挑战。面对东西部生产和职工组成上的差异,朱金法带领管理层改变原来的管理思路和模式,用人性化的制度和福利聚拢人心,很快就适应了西部的新环境,带出了一只具有较高素质和技术水平的职工队伍,为企业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由于天宇镍网的产品质量得到了业内的信赖,它的价格几乎成为镍网产品的参考标准和风向标。朱金法因此为天宇镍网定价制定了原则:原料降价,产品自动降价;成本升高,产品价格要与客户商量,充分保证客户的利益。
身兼中国镍网行业会长的朱金法,眼光已不再停留在目前的局面,他常说:“现在体现的是一种社会责任”。白手起家的经历让他更加关注身边的同事和需要帮助的人。在他心中,企业的发展壮大不仅要实现经济价值,更要实现社会价值、人文价值,这才是行业龙头企业最需要具备的理念。
因此,在朱金法的镍网江湖里,同行的竞争对手从来不是“冤家”。他总是和其他镍网企业在业务、生产、技术领域探讨交流,共同促进,获得双赢。他还积极转变思路,创新经营模式,改善和供应商的合作关系,密切与同行的竞合关系,抓住了近年来纺织机械的新增长点,在镍网行业创下了规模和效益第一的良好势头。
2012年10月,朱金法为了使企业得到更大的发展,成为中国最强的镍网制造企业,采用了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形式,与甘肃省金泥集团合资,签订了有关金昌市宇恒镍网合作扩能的合作协议,预计2013年10月可正式投产。届时,天宇产品的总产量将达180万套,成为全球最大生产基地。